美国黑客天才少年_美国的14岁的黑客

hacker|
185

美国黑客凯文现实中是什么样子的?

巡游五角大楼,登录克里姆林宫,进出全球所有计算机系统,摧垮全球金融秩序和重建新的世界格局,谁也阻挡不了我们的进攻,我们才是世界的主宰。

——凯文�6�1米特尼克

60年代加拿大传播理论家马歇尔�6�1麦克卢汉曾经预言,电子媒介可以把地球变成一个村落,他不无乐观地指出:“信息的即索即得能创造出更深层次的民主,未来的全球村舒适而开放。”然而,这个村落既没有‘乡规民俗”,更缺少道德法律。而那些电脑领域的天才型人物也就堂是地高挂“黑客”招牌,在比特世界神出鬼没为所欲为。在因特网上,他们有点像古龙笔下的陆小凤游戏江湖、风流倜傥也有点像金庸笔下的“老顽童”,爱搞点恶作剧逗你玩;没钱的时候,也会学着孔乙己一样,盗点信息换酒喝,并嚷着“读书人窃不算份”;有时也会扮演一个玩世不恭、英雄救美的罗宾汉,制造一点点神幻的浪漫。

这些曾经年轻和仍然年轻的介乎鬼才与天才之间的黑客精英以其传奇色彩的网上经历为人赞叹不已的同时,也深深地陷入了难以自拔的误区,他们在 *** 游荡过程中,稍不留神就范下了弥天大祸。但正因他们的存在,才使得原来森严冰冷的赛柏空间(Cyberspace)充满了戏谈之情,多了调侃之意。

“头号电脑黑客”湘文�6�1米特尼克(KevinMitnick)传奇

在所有的黑客中,凯文�6�1米特尼克是更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好莱坞甚至将他搬上了银幕。在他15岁的时候,仅凭一台电脑和一部调制解调器就闯入了北美空中防务指挥部的计算机系统主机。美国联邦调查局将他列为头号通缉犯,并为他伤透了脑筋。可以说,米特尼克是真正的少年黑客之一户。

凯文�6�1米特尼克于1964年出生在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米特尼克只有3岁的时候,他的父母就离异了。他跟着母亲生活,很快就学会了自立,但父母的离异在米特尼克幼小的心灵深处造成了很大的创伤,使他性格内向、沉默寡言。

米特尼克的母亲没有多少文化,对儿童的教育缺乏经验,但这丝毫没有妨碍米特尼克超人智力的发育。事实上,在很小的时候,米特尼克就显示了他在日后成为美国头号电脑杀手应具备的天才。

米特尼克小时候喜欢玩“滑铁卢的拿破仑”游戏。这是当时很流行的游戏,根据很多专家的尝试,最快需要78步能使拿破仑杀出重围到达目的地——巴黎。令人吃惊的是,米特尼克很快便带领拿破仑冲出了包围圈。两天以后,米特尼克只花83步就让拿破仑逃过了滑铁卢的灭顶之灾。而一周后,米特尼克就达到了与专家一致的水平——78步。随后,米特尼克便将拿破仑扔进了储物箱里,并淡淡地对母亲说:“已经不能再快了。”当时米特尼克年仅4岁。

20世纪70年代,13岁的米特尼克还在上小学时,就喜欢上了业余无线电活动,在与世界各地无线电爱好者联络的时候,他之一次领略到了跨越空间的乐趣。当米特尼克刚刚接触到电脑时,就已经明白他这一生将与电脑密不可分了。电脑语言‘刀,1”所蕴涵的数理逻辑知识与他的思维方式天生合拍,他编写的程序简洁、实用,所表现的美感令电脑教员为之倾倒。在电脑世界里, *** 空间最让米特尼克着迷。在 *** 空间,米特尼克暂时摆脱了他所厌恶的现实生活,发泄着他对现实世界的不满。

什么叫计算机 *** “黑客”?

一名黑客(hacker)是一个喜欢用智力通过创造性 *** 来挑战脑力极限的人,特别是他们所感兴趣的领域,例如电脑编程或电器工程。

黑客最早源自英文hacker,早期在美国的电脑界是带有褒义的。但在媒体报导中,黑客一词往往指那些“软件骇客”(software cracker)。

黑客一词,原指热心于计算机技术,水平高超的电脑专家,尤其是程序设计人员。

但到了今天,黑客一词已被用于泛指那些专门利用电脑搞破坏或恶作剧的家伙。对这些人的正确英文叫法是Cracker,有人翻译成“骇客”。

黑客和骇客根本的区别是:黑客们建设,而骇客们破坏。

也有人叫黑客做Hacker。

黑客一词一般有以下四种意义:

一个对(某领域内的)编程语言有足够了解,可以不经长时间思考就能创造出有用的软件的人。

一个恶意(一般是非法地)试图破解或破坏某个程序、系统及 *** 安全的人。这个意义常常对那些符合条件(1)的黑客造成严重困扰,他们建议媒体将这群人称为“骇客”(cracker)。有时这群人也被叫做“黑帽黑客”。

像国内著名的黑客 “教主”则是一个专业的黑帽黑客,利用系统的漏洞来达到入侵和渗透的目的。

一个试图破解某系统或 *** 以提醒该系统所有者的系统安全漏洞。这群人往往被称做“白帽黑客”或“匿名客”(sneaker)或红客。许多这样的人是电脑安全公司的雇员,并在完全合法的情况下攻击某系统。

一个通过知识或猜测而对某段程序做出(往往是好的)修改,并改变(或增强)该程序用途的人。

“脚本小孩”则指那些完全没有或仅有一点点骇客技巧,而只是按照指示或运行某种骇客程序来达到破解目的的人

刚看了一部电影,忘记名字了!美国片子!一个中学生小孩是个黑客,黑进了美国国防部,和智能电脑打了全球

你说的应该是《战争游戏》吧

大卫•莱特曼(马修•布罗德里克饰)是一位天才少年,他将业余时间全都投在了电脑游戏上。一天,他通过搜索,搜到了一台 *** 电脑,简单破解后,他开始玩一个叫做“全球热核战争”的游戏,一个模拟世界大战的游戏。

但大卫并不知道,隐藏在“全球热核战争”之后的,竟是美国军方的战争操作计划响应系统(WOPR)。这个机密系统控制着美国军方的武器,而大卫启动的“全球热核战争”游戏竟然导致系统自动准备发射核弹!

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各国军队严阵以待,而大卫不得不行动起来,他要用自己的黑客技术阻止电脑发射核弹,阻止这一切。

世界之一黑客之子?

一、天赋英才 凯文.米特尼克(Kevin Mitnick),1964年生于美国加州的洛杉矶,米 特尼克3岁时,其父*离异,这段经历,令小米特尼克的性格变得孤僻。70年 代末,13岁的米特尼克(当时他还在上小学)喜欢上了业余无线电活动,在与 世界各地无线电爱好者联络时,他领略到了跨越空间的乐趣。他很快对社区 ”小学生俱乐部“里唯一的一台电脑着了迷,并因此掌握了丰富的计算机 知识和高超的xx作技能。这个被老师们一致认为聪明,有培养前途的孩子, 却干了一件令大人们震惊的事:他用学校的计算机闯入了其他学校的 *** 。 从此,小米特尼克离开了学校。 入侵的成功,令米特尼克兴奋不已。他用打工赚的钱购买了一台当时 性能不错的计算机,并以远远超出其年龄的耐心和毅力,闯入了神秘的黑 客世界。15岁时,米特尼克成功入侵了“北美空中防务指挥系统”的主机。 这次入侵,成为黑客历史上的一次经典之作。 入侵“北美空中防务指挥系统”不久,米特尼克又成功破译美国“太 平洋 *** 公司“在南加利福尼亚洲通讯 *** 的“改户密码”。少年顽皮的 天性,令他随意更改这家公司的电脑用户,特别是知名人士的 *** 号码和 通讯地址。一时间,用户们被折腾得哭笑不得,太平洋公司也不得不连连 道歉。公司终于发现这不是电脑出了故障,而是有人破译了密码,但他们 修改密码的补救措施在米特尼克面前已是雕虫小技了。 二、首次被捕 连续的成功案例,令米特尼克信心大增。他将目标锁定到了美国联邦 调查局(FBI)的电脑 *** 上。一天,米特尼克发现FBI的特工们正调查一 名电脑黑客,便饶有兴趣地偷阅特工们的调查资料,看着看着突然大吃一惊:被调查者竟然是他自己! 米特尼克立即施展浑身解数,破译了联邦调查局的“中央电脑系统”密码,每天认真查阅“案情进展情 况的报告”。不久,米特尼克就对特工们不屑一顾了,他开始嘲笑这些特工人员,并恶作剧地将几个负 责调查的特工不屑一顾了,他的资料改成十足的罪犯。不过,凭借先进的“电脑 *** 信息跟踪机”,特 工人员还是将米特尼克捕获了。当特工们发现这名弄得他们狼狈不堪的黑客竟是一名不满16岁的孩子时, 无不惊愕万分。 由于当时 *** 犯罪还是很新鲜的事,法律上鲜有先例,法院只将米特尼克送进了少年犯管教所。他 成了世界上之一个“电脑 *** 少年犯”。 三、 被FBI通缉 很快,米特尼克就被假释了。不过,他并未收手,1983年,因非法通过ARPA网进入五角大楼的电脑 *** 而被判在青年管教所6个月。1988年因为入侵数字设备公司DEC再度被捕。1990年,他把目光投向了 一些信誉不错的大公司。在很短的时间里,他连续进入了美国5家大公司(Sun、Novell、NEC、Nokia和 Motorola)的 *** ,修改计算机中的用户资料。正当警方准备再度将其逮捕时,米特尼克却忽然消失, 过起了流亡的地下生活。 为尽快将起捉拿归案,1993年,联邦调查局设下圈套,利用一名被收买的黑客,诱使米特尼克犯案, 以图再次把他捕获。米特尼克在不知内幕的情况下又一次入侵一家 *** 网,FBI在庆幸他们设局成功时, 米特尼克却再次轻松进入FBI的内部网并很快快识破他们的圈套而逃之夭夭。为此,美国联邦调查局立即 在全国范围发出了对他的通缉令。米特尼克因此成为之一个被美国FBI通缉的计算机黑客而引起世人关注。 1994年7月,米特尼克被《时代》杂志选为封面人物。媒体称其为无所不能,可以随时发动电脑战争 的超人。此时他已被列入FBI十大通缉犯的行列。 四、滑铁卢 1994年12月25日,消失的米特尼克再次出手,这次他的目标是圣迭戈超级计算机中心。因为这次攻 击,米特尼克获得了“地狱黑客”的称号。也因为这次攻击,米特尼克激怒了一位著名的计算机安全专 家----下村勉,从而导致了他一生中更大的滑铁卢。 下村勉是一位日籍计算机专家,当时他负责圣迭戈超级计算机中心计算机数据的安全。米特尼克的

黑客是什么啊?

★ 黑客:

HACKER(黑客)一词来自于英语HACK(砍),它的普遍含义是电脑系统的非法入侵者。

黑客起源于7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实验室。当时麻省理工学院的实验室里聚集了大批的高素质人才,他们精通计算机科学及相关的科学,具备了良好的科学素质。这些人在实验室中经常研究或是开发出许多新的具有开创意义的产品或是技术。而且一大群天才们都这么做,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他们以进入他人防范严密的计算机系统为生活的一大乐趣,并以此来评定自身的价值,而且,逐渐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就是黑客文化。可以这样说,真正的黑客文化是创造与进攻,是自由主义与个人英雄主义的结合。不停地创造,不停地证明自己,但绝不轻易破坏——这就是真正的黑客永恒的准则。

★ 可恶的“坏”黑客:

可是现在很多黑客却成了真正的电脑入侵者与破坏者,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1993年底,中科院高能所就发现有“黑客”侵入现象,某用户的权限被升级为超级权限。当系统管理员跟踪时,被其报复。

1994年,美国一位14岁的小孩通过互联网闯入中科院 *** 中心和清华的主机,并向我方系统管理员提出警告。

1996年,高能所再次遭到“黑客”入侵,私自在高能所主机上建立了几十个帐户,经追踪发现是国内某拨号上网的用户。

同期,国内某ISP发现“黑客”侵入其主服务器并删改其帐号管理文件,造成数百人无法正常使用。

1997年,中科院 *** 中心的主页面被“黑客”用魔鬼图替换。

进入1998年,黑客入侵活动日益猖獗,国内各大 *** 几乎都不同程度地遭到黑客的攻击:

2月,广州视聆通被黑客多次入侵,造成4小时的系统失控;

4月,贵州信息港被黑客入侵,主页被一幅淫秽图片替换;

5月,大连ChinaNET节点被入侵,用户口令被盗;

6月,上海热线被侵入,多台服务器的管理员口令被盗,数百个用户和工作人员的账号和密码被窃取;

7月,江西169网被黑客攻击,造成该网3天内中断 *** 运行2次达30个小时,工程验收推迟20天;

同期,上海某证券系统被黑客入侵;

8月, *** 激起中国黑客集体入侵印尼网点,造成印尼多个网站瘫痪,但与此同时,中国的部分站点遭到印尼黑客的报复; 同期,西安某银行系统被黑客入侵后,提走80.6万元现金。

9月,扬州某银行被黑客攻击,利用虚存帐号提走26万元现金。

……

他们或者修改网页进行恶作剧或流言恐吓;或者破坏系统程序或施放病毒使系统陷入瘫痪;或者盗用服务器磁盘空间建立自己的个人主页或兴趣站点,传播黄色、反动信息;或者窃取政治、军事、商业秘密;或者进行电子邮件 骚扰;或者转移资金帐户,窃取金钱。从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黑客群体,对国内的计算机系统和信息 *** 构成极大的威胁。

0条大神的评论

发表评论